4.20.2009

倒退。

我知道我在倒退。
並不是因為考卷派了而有感而發,而是我本身就知道我有意放縱自己
太不堪了,還是太愛自己
從來不會放棄中文功課的自己不見了
我都在逃避什麼?一層一層的壓下來,這刻,我只想翻身。
真對不起自己
我在打擾自己的正常生活,你明白嗎?
為何要追求著那粉色的霧氣死死的抓住它呢?還沒到時候。
眼巴巴的看著,再過些時候還會不捨嗎?
庸庸碌碌的過了大半生之後,我所有的,又有幾多?
''你將來做什麼?且愛哭又不漂亮,你會讀書,你嫁給誰,你快樂,抑或悲切?''
記得之前看書看到的這句,很令我震動,於是作為站名
快樂,真是如此奢侈?
真討厭.竟然在這時候累了軟弱了
還是想躲回只有自己的世界,只有自己,吶喊著
...

4.12.2009

金鎖記。

金鎖記,還好。
主要喜歡的是長安與童先生的情節,那感覺很像。
另外三爺背七巧然後她獨白的那一幕有點不自然,
知道因為她是他背進來的,所以在他背上獨白也算是一個意思,但還是感到有點突兀
開場時七巧說「人呢?」的聲音是嬌嫩的,嫁進來之後漸漸變了
老了更是口不擇言,這種病態的轉變顯示她在之前還是一個正常而嬌柔的賣油女,
這更能帶出「金鎖記」這主題呢.
但對白稍嫌不夠到位。
例如有一句七巧的本是:「難不成我跟了個殘廢的人,就過上了殘廢的氣,沾都沾不得?」
而在劇中改成了:「難道我跟了個殘廢的人,就生人勿近?」
這對於意會方面會有差,讓人覺得不夠味道。
也許是張氏小說的觀點太微細,難以具體呈現出來
所以表現七巧對三爺的愛還有內心的掙扎就落在親熱戲上吧,怎麼感覺太多了
明明在原著內本來的有三爺掙扎的而且是比較親熱的一幕都給張愛玲自己刪除了
但在這劇裏面有幾幕都是這樣表達的,相對多了
然後就是有舞台的意象吧
在最後長安與童先生分別的時候,中間的空位背後有七巧臥在那,正正代表她拆散了他們
而且有一幕一個大月亮出來了,那是又圓又大的月亮
而在原著開頭還有結尾都有,還提及年青人和成年人倆者月亮的分別
三十年前又圓又大的,就是老年人的月亮──因為對於過去永遠是美好的
所以對帶出了七巧對於年青時候的眷戀
總的來說還好吧,而且喜歡焦媛對三爺發瘋的那幕,那激動很震動
對對
還有一幕很讓我驚訝的是童先生說的一句「那很好。」
驀地就讓我想起了小團圓的邵之雍
照自己的記憶中原著的童先生並沒有說過那樣的話
那是導演特意的還是我多心呢?
不知道xD
...

4.10.2009

70%的小團圓。

完成了小團圓的70%
其實一直也很想很想完成它,可真的沒時間
現在考完試了,一定要在這兩天搞定它=)
看到目前為止真的有點吃力
小團圓的敘事方式有點亂,常常跳去現實與回憶之間
有時候也分不清楚事情的脈絡,加上用語的差別
有些句子看多少遍還是不明白
人物也多,所以之前到了第4章,還是要從頭來一次
打算看完之後再看一次!
另外的體會是
小團圓當中有好幾個情節都在張愛玲的其他作品中出現過
如果現在再看她其他的作品,一定有更新鮮的感覺。
還有的就是有點詫異她哭的次數
我以為高高的張愛玲,
曾經在母親的離開時說過:「仿佛是為必要才流下的眼淚。」的她,
連自己喜歡的蘊姐姐死掉也不覺得怎樣的她,
原來是這麼容易就哭。
最令人奇怪的是既已知道她是一個為了老師說的一個故事也可以放聲大哭的人
一個看起來如此孩子氣的人,居然還可以從中感覺到她的世故。
很奇怪,但的確存在。
從她每一個反應,別人問她的每個問題,她自述自己的想法然後說出來的答案
的確不像一個孩子的思路
也許是她的思想方向吧,總是想著說出口之後的後果
再看看吧